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华州辛村修路记!

来源:乐鱼体育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4-09-22 08:39:51

  华州赤水镇辛村真正地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当说是村里把黄土路改修成水泥路之后。它大大方便了辛村的广大村民,加速了辛村从经济上、人文上的对外联系,促进了村里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作为这件事的记录者和整理者,我首先想说的是,这儿的村民应当记着村主任及几名在外职工的名字。是他们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一起努力,改变了辛村的历史,把偏僻落后的辛村,推向了全市全省的先进行列。我更希望有更多的辛村人,能和他们一样,心怀乡里,情倾故土,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我村水泥路上的童车队(2020年10月)(左起:杨美琪、刘宜萱、马侯棋语、刘语晨、常泽洋)

  2002年4月,镇上派我回村担任村委会代主任,当年9月经过选举,我正式担任了村委会主任。

  我村在全镇来说,是个穷村,也是个后进村,经济发展滞后,几十年没发展过党员。我当村主任后,就考虑该从何处入手,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当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村容村貌,把村里的路修好。因为这关系到各家各户的利益,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最易增强村民的凝聚力,而且见效快,易实施,难处是村里连一分钱也没有。为解决这一个问题,我就动起了脑筋——想动员村里的在外干部引进资金。我村在外较有影响的干部有两人,一个是辛村常家组的正军叔(市教育局副局长),一个是瑞凝庄瑞北组的史亮哥(市技师学院院长)。正军叔这个人虽在外工作,但爱在农村居住,隔三岔五就要回来,要找人就应先去找他。于是我找到他说了修路的想法,他说让他考虑一下。隔几天我看没啥动静,就再一次找到他。他问有何具体方案,我说考虑到村里没钱,眼下先铺成炉渣路,以后再升级成水泥路;高、常、岳3个组由你负责,瑞凝庄3个组由史亮哥负责;你这边先动工,把路面推开拓宽,裁弯取直,铺上炉渣,用压路机压实就行了;炉渣可由我托熟人到陕化厂去买,价钱可以便宜得多。至于资金,希望你能从外面引进。他问需多少钱?我说大约两万多吧。他听后说,那你们就去干吧。

  得了他这句话,我特别高兴,于是趁热打铁,当晚就雇了一台大型推土机。第二天一早,这台推土机就轰隆隆地开进了村,把两旁房屋都震得哗哗直响。它在高、常、岳3组村道中来回穿梭,把村道推了个长约 800 多米、宽约六七米的大口子。这时村民们都知道了修路的事,特别高兴,于是纷纷奔走相告,村子里死气沉沉的局面,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路基推开后的第3天,正军叔又改变了主意,说想把方案变动一下——先集中资金,把常家组的路一步到位,修成水泥路,稍后再搞些资金,修高家和岳家的。听他这番话后我更是高兴,因为虽时间拖得长了点,但是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这是求之不得的。于是我立即同意了,说这样更好,但鉴于3个组的路面已全部推开,要把另两组的暂时搁下,他们可能有点意见,不过问题不大,这个思想工作——我来做。于是村委会便临时改变了方案。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动呢?后来听说是把路基推开以后,常家组有人找到了正军叔,说资金是你引进的,你是常家人,所以常家应先受益;对此咱组村民有个建议,都说与其现在这样,还不如把钱集中起来,先把咱组的路修成水泥路,等以后有钱了,再给高家和岳家修,一步一步来。他觉得此话特别有道理,就向我说了变动方案的事。

  方案改变以后,正军叔立即找人作了预算。根据预算,长260米、宽5米、高0.2米的混凝土路面,按照砼C20国家标准,大约需水泥110吨、石子240方、沙子160方,加上人工机械等费用,大约5万多元。他据此让我写了申请报告,之后他就怀揣报告,跑赞助去了。不久相关的单位就有了回话,索要我村的银行账号。但当时我村尚无账号,所以我紧急出动,在银行立了户。不久资金就到位了,共5.4万元。

  为了确保实施工程质量又不超支,在正军叔建议下,当时我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在常家成立了筑路小组,小组由五人组成:组长岳天顺,成员刘正明、刘福秦,杨华山、常田栓。二是制定了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资金由村委会会计胡宗凯管理,由常家筑路小组使用——村组两级相互制约,不得越权;每笔开支均须经常家筑路小组签字,然后才能在胡宗凯处报销;要精打细算,杜绝浪费,烟茶之类的费用,不得报销一分一厘。三是为了确认和保证实施工程质量,应聘请一名技术员,所有技术问题,均应听其指挥。后来由正军叔出面,从渭南请来了一名技术员,食宿均在正军叔家,没花公家一分钱。

  经紧锣密鼓地筹备之后,筑路工作就很快启动了。先是处理路基——拉土填平路面,撒上白灰,用旋耕机旋匀,再用碾路机碾实压平。二是揳橛子、测平、标高、放线。为确保自然流水,路面设计成中端高两端低——东端和中点落差0.6米,西端和中点落差0.9米。三是按进料单购齐了水泥、沙子、石子。水泥是洛东牌优质水泥,存放在刘进化刚封顶的平房内,由刘中华老人日夜看管。沙子及石子堆放在杨智上房南边的空庄基上,那里是临时料场。

  铺设工作从村西端刘立勋家门前开始,自西向东慢慢延伸。实施工程人员除刘伯安、高长录、张姚仓等大工外,尚有多名小工。自卸车将混凝土卸下车后,小工们一拥而上,用铁耙铁锨把它刨平摊开,用振荡器振实,最后由大工用抹子抹平。振荡器是板式振荡器,由4个人用绳索拉着四角边震边移。这是个既脏又累的活儿,所以操作它的4名小工,个个浑身溅满了砂浆,简直跟泥人儿一般。

  施工在村委会组织下进行,由常家筑路小组负责实施。筑路小组的几名成员,分工明确,各把一关:岳天顺负总责(后由刘正明接替);杨华山负责验料收料,监管石子、沙子、水泥的混合比例;常钱栓坚守在铺设现场,监管铺设质量,杜绝蜂窝麻面;刘福秦负责各项开支的制票、签字、报销,并巡回检查做些辅助工作。施工期间,技术员跑前跑后,一刻不闲。他的高严要求,常令村里这些土生土长的泥水匠无所适从。

  经过7天紧张施工,路面终于铺设完毕。这时在我村办水泥预制场的张小明(左卫寨人),说他在我村办场多年,也应为村里做点贡献,于是提供人力和切割机,在路面上每隔5米切割了伸缩缝。

  工程结算时,共花费4万8千元,不仅没有超支,反倒有所盈余。花费之所以这么少,有两点原因。一是物价便宜,特别是人工费,大工每人每天 25 元,小工每人每天 10 元(现已分别涨到 130 元和 100 元了)。说到这些时大家都很高兴,庆幸我村动手早,花小钱办了大事情。二是严格执行了管理制度,杜绝了浪费。如竣工后送还振荡器等机械时,3名小工在赤水街连碗羊肉泡都没敢吃(那时每碗仅五六元钱)——怕回来报销不了。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次修路没在村民中筹一分钱,也没让村民义务出一天工。筑路结算单一式三份,村会计胡宗凯、组会计刘福秦及正军叔每人一份。正军叔说他之所以要一份结算单,是要据此对资助单位有所交代。据结算单记载,当时就连损坏村民一把闸刀,丢失一把扫帚、一个小板凳,都向村民作了赔偿。

  水泥路修好后,在征求部分村民意见基础上,正军叔起草了“四要五不准”护路公约,并在渭南用4K纸打印后发至各家各户,要求张贴上墙,严格遵守。

  2004年8月,为修岳家和高家组的路面,正军叔又引进资金10万元。这两组的筑路工作,同样在村委会组织下进行。当时我按照在常家修路时办法,成立了两个筑路小组,每组均由7人组成。岳家组成员是:组长马铁军,副组长岳看牢,组员岳武、岳德宽、岳为民、马新顺、岳安详。高家组成员是:组长高泉,副组长王西京,组员高二宏、高进社、高义龙、高景明、高改朝。

  与常家组不同的是,这两组因路面稍长,10万元稍显紧张,故需在村民中筹集少量资金。为启动岳家的筹款工作,我带头向岳家先捐了100元。后来两组正副组长马铁军、岳看牢、高泉、王西京等,分别带领本组成员,赴华州、渭南、蒲城、澄城、西安等地,从在外职工中筹助资金。据马铁军和岳看牢回忆,当时岳家共筹助2460元,其中马占兵260元,马林英、马公社、王小玲各200元,吴增运、马新顺、岳松、马君平、吴瑞华、杨存香、王大明、王小明、岳彦辉、雷亚婷、马秉文、马小社、魏彩琴、马铁军、马社教、马小平各100元。高家组长高泉已经去世,据副组长王西京及出纳高进社回忆,当时高家共筹助2100元,其中高成阁500元,王俊峰 200 元,高长安、高友安、高凤阁、高炜、高振强、高振海、高振峰、高狗娃、高正民、高为民、高振华、高峰、高齐肖、高龙建各100元。

  当年 9 月在我统一协调下,两组筑路工作同时启动,同时竣工,进展得格外顺利。岳家拓宽路面时,有棵树挡住了路面,主人迟迟舍不得伐掉,极度影响施工进展。后来由我出面,做了件得罪人的事!——亲手把这棵树砍掉了。高家筑路时,村民们特别热情,无论路筑到谁家门前,主人都会在门口摆上小桌,上面放上香烟、火柴、茶水等,以示慰问。

  水泥路的修筑,是我村有史来的一件大事。从此这个由高、常、岳3组构成的自然村,便由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全线米,若算上两边各一米的沙石路面,宽度则为7米,大型载重汽车开进来也游刃有余。从这时起,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村民们,一出门便迈上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再也不怕刮风下雨路难行了。路刚筑好的那些天,小伙子们骑着摩托车,带着女友,高声鸣笛,一闪而过,“张”得不得了。卖豆腐、卖鸡蛋、收破烂的各种小贩,进村后无不流露出惊喜和羡慕之情,而且赞不绝口。常家80多岁的刘少亭老人,高兴得笑不拢嘴,戴着老花镜编了个快板。每逢村里自乐班演戏,他都要请乐队打板敲梆子,把快板念上一遍;后来还让组长杨华山写在大红纸上,贴在了村里的墙头上。快板的内容已记不清了,只记得第一句是:“打竹板,叮当响,夸一夸咱村的刘局长!”中间有一句是“女青年,皮鞋擦得明又亮,走在路上‘杠杠杠’”。“杠杠杠”是土话,即清脆响亮的意思。

  为庆祝村里这个历史性大变化,正军叔后又请人为村里购置了一套秧歌锣鼓、一套戏剧武场面打击乐器。这么多东西运回的那天,我组织村委会成员在村口等候。运送车辆刚一进村,我就叫人放起了鞭炮,以示欢迎和庆贺。这两套“家伙”购置以后,我村秧歌队和多年未有活动的自乐班就相继开张了。

  辛村的孩子们(2014年7月10日摄)左起:刘浩楠、杨豆豆、余非凡、杨宗琪、马侯哲

  高、常、岳3个组通了水泥路后,我又找到了史亮哥,向他汇报了高、常、岳3组的修路情况,动员他筹集资金把瑞凝庄3个组的路修好。他听后很受鼓舞,后筹集了5万元。瑞西组在县财局工作的吴左民了解这一个情况后,也费了不少周折,筹集了4万元。资金问题解决后,我就采用在高、常、岳3个组的办法 (成立筑路小组等),把这边3个组的主巷道也铺成了水泥路。路修好之后,史亮哥还同相关的单位联系,拉回了两大车渭南城里换下来的路灯杆,从此我村主巷道就全部安上了路灯。在农村巷道安路灯,我村是全镇第一家。

  我村6个组主巷道通了水泥路后,在全镇影响很大,因此县电视台曾派记者来我村录像采访,并在县电视台做了宣传,后来镇上召开村镇两级干部会,让我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在之后的“村村通”工作中,我村趁势而上,把所有副巷道也铺成了水泥路。当时岳家的工作量最大(另有两条副巷道),为此在村民中另筹了 2000 元。其中岳为民 500 元、马铁军 300 元,马占兵、王安民、岳德宽、雷亚婷、马宏才、岳武各200元。后来我又动员正军叔和史亮哥二人,联合申请资金10万元,把我村至安门前的路面修成了水泥路。从此我村宽敞的水泥路网络,就全部形成了。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筑路”,如今在我们村,这句话可真正是应验了。近年来政府倡导“一村一品”,我村的大红桃乘势出了名。每年5月底6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商,纷纷进驻我村收购红桃,每天都有多辆载重汽车开进村子。记得最初当一辆大型载重汽车缓缓开进村子深处后,有位青年曾夸张式地惊叹道:“哇塞!怎么把火车开进来啦?”因水泥路平坦宽阔,所以这些年汽车在村内调头、拐弯、会车,从来都是进退自如,畅通无阻。每天下午,这些汽车便载着村民们的小康梦,从我村深巷内缓缓驶出,奔向青海、甘肃、新疆,奔向河南、湖北、辽宁……奔向全国各地。

  以修路为契机,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大抓基层组织建设,大幅度的提升了党员及村民的凝聚力,各项工作也开始在全镇冒尖,不久即迈入全县和全省先进行列,并于2006年成为“陕西省文明村”,2008年成为“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2010年成为“全国爱老尊老模范村”,2011年成为“陕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2012年村党支部成为“渭南市农村先进党支部”。

  如今回头细看,我村之所以能由后进村一跃而成先进村,是以2003年修路为契机发展而来的。说到这一点,我村的在外职工功不可没啊。


上一篇:烈日下的筑路人

下一篇:市城市办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