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并不是单踏板模式
来源:乐鱼体育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4-11-04 02:09:15特斯拉的刹车问题不应该仅被归结于单踏板模式,新技术的呈现需要过程,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也需要一些时间。
近期,一篇来自工信部的回信,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单踏板模式的思考。网友对特斯拉动能回收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工信部给予回应称:制动能量回收与单踏板驾驶模式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之一。这些技术并不是特斯拉特有技术,用户在购买和使用相关新能源产品时,应熟悉新能源车辆技术特性,确保行车安全。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工信部在给特斯拉“撑腰”,而是对制动能量回收和单踏板模式等新技术的肯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是强有力的,爱屋及乌,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带来的其他技术,也同样被寄予了足够的宽容。
也许要求人们去公平的对待一件新生事物,还存在着些许困难,但满是固有思维的偏见,肯定是人的不着调。就像一开始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推出一样,新技术、新产品被主流市场所接受,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
从鸿沟理论来看,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主流市场的接受程度,单踏板模式依旧处于早期市场阶段。相对应的,向前一步就是鸿沟所在,跨过去会迎来康庄大道,掉进去则会直接死亡。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这道虚幻且真实的鸿沟存在,单踏板模式才引来一群又一群人的“集火”。
事实上,在跨越鸿沟的这种特殊事件节点上,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对错。毕竟,真实的生活中,技术不成熟是真的,人们缺乏基本认知性也是真的。
在单踏板驾驶模式中,一般会给出强、弱动能回收两种选项,如果想要尝试一下全新的驾驶体验,弱动能回收可以充当一个很不错的过渡角色。当然,刚开始就去勾选强动能模式的驾驶员,不是天赋异禀,就是天然呆萌。
在强动能回收模式下,哪怕是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司机,也会因为把握不好踩踏力度,而开不稳一辆再普通不过的“新造车”。那群“又菜又爱玩”的驾驶者,所吐槽的也正是这种难以掌握的强动能回收模式。以至于,本来就没有踏进主流市场的单踏板模式,随着各种负面报道的纷纷到来,处境变得更不妙起来。
按道理说,在这样各种突发情况下,单踏板模式的推行应该悄悄摸摸,进入到一个潜移默化的阶段,但“大聪明”特斯拉明显不想这样。当前段时间不积极的情绪都将矛头指向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时候,其官方竟然不仅再三强调“加强教育”,还直接在最新款的车型上取消了弱能量回收制动选项,“强行安利”起了标准动能回收(强动能回收)?
抛开特斯拉的反向操作不提,虽然单踏板模式被各种吐槽,但现在依旧有一群人对其喜爱有加,他们的大部分来自“极客”群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狂热技术爱好者。相对于期许稳定的守旧派,他们似乎更相信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所以也更愿意去了解究竟什么是单踏板模式,什么是动能回收。
在特斯拉的系统中,其实并不是一个“单踏板模式”,这其实是一组有关车辆操作的控制设置模式。
进入车辆控制界面后,把“动能回收”设置为“标准”,“停止模式”设置为“保持”,好了,我们常说的单踏板模式就打开了。
这种模式也很好理解,就是凭借单一踏板,完成加速、刹车两个操作,而动能回收则是其相对应的技术原理。
顾名思义,动能回收的意思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汽车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进一步将电能储存到电池的过程。以至于,现在的各种纯电车型中,为实现更长的续航能力,往往就会用到这种被叫做动能回收的技术。
从原理上看,动能回收可以简单地分为制动回收和滑行回收两种,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踩下了制动踏板,而一直被人们所吐槽的单踏板模式,就属于滑行回收技术的一种。具体来说,两者都与磁生电相关,当线圈在磁场中旋转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反向电流就会产生,随着电流在线圈内流通,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受到反方向安培力的作用,进而阻碍线圈的继续旋转,产生非常大的阻尼。
磁生电原理中,需要非常留意的有两点,一点是产生了电流,另一点是产生了反方向的安培力。对应到电动汽车中,磁生电主要是在电动机内部产生,这里所使用的电动机也是经过特别研发设计的可变电机,具备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以及特殊情况下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双重能力。
因为电机和车轮是接耦在一起的,当汽车减速时,电机中的转子永磁体会在车轮的带动下依旧处于非常快速地旋转的状态,此时的定子绕组线圈就等于做了切割磁感线运动,进而产生了反向感应电流,并通过电机回充到电池中,实现特殊情况下的补能。涉及到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线圈中有了电流流动之后,磁场就会对转子线圈产生反向安培力,作用到电机上,就会阻止转子的旋转,传递到车轮,进而就实现了类似刹车的效果。
技术新不代表万事大吉,但也不是万事皆休。既要辩证,又要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如果仅是划定在汽车发展的范围内,单踏板模式并没有错,但涉及到整个生活,当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时,那就必须好好去想一想,怎样用更好更安全的方式推动新造车的发展。
首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驾驶习惯的迁移会带来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尤其是对于“老司机”们而言,当其驾驶电动汽车时,长年累月的燃油车驾驶经验,反而更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对绝大多数驾驶员而言,自打进驾校起,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的操作早已成为思维定式。
而最初教我们驾驶的教练,也总是敦敦教诲:上路时,右脚应该随时准备准备踩下刹车踏板。
然而,单踏板模式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已有的驾驶习惯。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其引导着驾驶员们去忽略刹车踏板的存在,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唯一的加速踏板上。
那么问题来了,当制动和加速同时存在于同一个踏板的时候,是车先混乱,还是人先混乱?
在“深踩加速、换脚深踩刹车”的逻辑已经根深蒂固的前提下,“深踩加速,松脚刹车”的驾驶逻辑,必然会引起潜意识与理智的碰撞。运气好的,能及时踩对踏板,避免事故的发生;运气不好,可能就是一脚电门,冲出了地平线。电车的响应速度很快,很难给出驾驶员合适的反应时间,一脚不慎,悔之晚矣。
而像这种浅显又致命的道理,车企们没理由不知道。但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空间,甚至进一步替代掉传统燃油车,新势力车企们势必会做出一些看起来不符合大众审美、不耦合主流意识的科学技术创新,以彰显其新事物的身份,并借着各种机会,让新事物变得符合大众审美且耦合主流意识。所以说,当慢慢的变多的人对新技术习以为常,燃油车的时代也就非常有可能走向了黄昏。
总的来说,并不是在表述单踏板模式的存在能够使得电车将油车替换掉,而是想表达当单踏板模式、无人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创新技术的不断深入人心,当它们把技术的壁垒逐渐堆砌,独属于新造车的护城河足以对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冲击。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新造车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未来的路也不一定顺畅,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坚持前行,它们的未来必定光明。
都有14亿人,印度每1000人中34个人都有车,中国1000人中几人有车
小米“迟到的直播”:雷军回忆纽北往事,SU7 Ultra将亮相广州车展
两极分化严重,怎么抓成绩,怎么抓纪律? 这一个视频,我聊一聊! 我们的学生管理底层逻辑课,也已经更新到...
物理388分上本科?2025绵阳一诊划线预估来了,还会有一本线亿!大学生可申报!指南来了